公司新聞
車位皇作為車位租售專家,廣受中港澳各界支持,榮獲電視報章等多方媒體採訪及報導,亦常獲得邀請出席相關活動。

2014年06月 澳門月刊 車位:該由市場主導還是政府干預?(下)

車位皇_澳門日報    車位皇_澳門日報

3您認為通過增加公共、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,能使市民減少買車以應對車位不足的現狀嗎? 此舉是便利了市民,還是令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加困擾?

陳力旗(澳門車位皇總經理):

——“增加公共、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收費,增加行車稅、燃油費、保險費,相信每月多花費千多元都不會有多大困難,反而因為增加公共、私人停車場及咪錶等的使用成本,令到市民飽受公交失效、泊車之苦之餘,還要付出更高的用車成本,從而對公交混亂更加埋怨,最終社會對此怨聲載道。

一直以來,在澳門用車成本不高,令到很多收入條件許可的市民都很容易買車享受駕車出行之方便。首先,全澳市民買車都可享有政府免稅的優惠補貼,高達六萬元的金額;其次,不論澳門公共停車場還是私人停車場的時租及月租收費都相當便宜,遍佈全澳各區的街道咪錶也不過二元每 小時的收費,相對香港等城市可謂相當便宜。

因為澳門經濟好景,市民普遍的收入都不俗,倘增加車主的使用成本,如公共、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收費,也未必能令車主減少駕車或放棄駕車。就算增加行車稅、保養稅、保險稅,相信每月多花費千多元都不會有多大困難,也看不到使用私家車位的經紀壓力。反而因為增加公共、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,令到市民飽受公交失效、泊車之苦之餘,還要付出更高的用車成本,從而對公交混亂更加埋怨,最終社會對此怨聲載道。

4 您對解決本澳"車位有價、一位難求"問題有何其他建議?

陳力旗(澳門車位皇總經理):

——"短期而言,可放寬車位的特別印花稅的規管期限,以增加車位供應。中期而言,加快推推輕軌的落成,提升整體公共交通服務,令到市民駕車的誘因減少。長遠而言,要有人口迁移社區規劃,減緩現時部份人口擠逼區域的泊車壓力。"

短期而言,可從放寬車位的供應來調整政策,如今年底第一批受特別印花稅規管的車位到期後,供應才逐步回升,建議政府縮短熱別印花稅的規管期限,以增加車位供應量。

中期而言,要解決公交混亂問題的同時,加快推進輕軌的落成,以及進一步優化公共巴士政策,提升整體公共交通服務,令到市民駕車的誘因減少。

長遠而言,除了因應社會需求而相應增加車位,更要有人口迁移社區規劃,將舊區人口調配到設施相對完善的新區,減緩現時部份人口擠逼區域的泊車壓力。

結語:

一直以來困擾著本澳居民的搭公交難、泊車更難,已令市民對本澳公交系統怨聲載道,如今,車位價格直逼二、三百萬元大關,有市有價,市民惟有望車興嘆,寧願違泊不惧交罰款的勇者大有人在。相信眼下政府若解決泊車難題,完是舉步維艱。

如上述受訪者所談到的各種結論,要解決當下和未來市民泊車難、車位難求的困局,似乎暫時也得不到一個共識,究竟政府是否插手以行政的權力介入呢?在政府應否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這一問題上,持支持和反對的意見是勢均力敵的。如澳門車位皇總經理陳力旗就提到,不贊成政府出手調控車位價格,反而建議政府以長遠規劃去疏導供求關係,才能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黎寧教授也表達了她對此的擔憂:若政府推出遏抑私人車位價格政策,定會對現有市場造成衝擊,社會上對此也是接受程度不一。不過,長期關注澳門泊車現象的前立法會議員李從正則認為:“車位也成為了一種可以保值的投資工具。政府有必要從源頭對車位市場作規管的。”同樣,澳門摩托車從業員協會李仲森副理事長也認為:“澳門車位價格現時已到達不合理的高位,儼然一個高消費的代名詞。但澳門是自由經濟市場,不贊成政府推出任何政策遏制車位價格,但當車位市場變相為炒賣市場時,政府應從稅收上進行干預。”上述受訪者所持的觀點不一,但大都傾注了大家對解決本澳車位難現狀的關注之情。

對於支持從源頭上限制的新增車輛的數量?還是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建更多的車位?在這一問題上,大家的意見都是務實地圍繞著要增加車位和減車輛的不同取態。如陳力旗所言:“為解決泊車難問題,是限車還是增供應,我認為增車位更實際,限車即使得到落實也會帶來反效果。”此番言論表達了他擔心社會對限車的對抗情緒。黎寧教授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:“解決本澳市民的泊車難問題,從源頭減少車輛的輸入,似乎可行,但不一定有效。”對此,李從正卻持十分明確的取態。他認為,澳門地小、車多、人多,長期要解決的是對於車輛數量的控制,當路面行駛的汽車越來越多,而道路增長卻無法配合,限車是有必要的。而李仲森也一言道出:“從源頭上限制新車的數量,也是必需的。”的呼聲。顯然,李從正和李仲森這二位受訪者的取態是基本上是一致的。

關於通過增加公共、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使用成本,能使市民減少買車以應對車位不足的現狀嗎?此舉是便利了市民,還是令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加困擾?關於這些問題的看法上,如陳力旗所言:“增加公共、私人停車場及咪錶位等的收費,增加行車稅、燃油費、保險費,相信每月多花費千多元都不會有多大困難,在收入高企的環境,看不到能增加車主使用私家車位的經濟壓力。”表達了他對此的不樂觀。黎寧教授更提出“政府可研究澳門有車人士的平均收入作依據而釐定一個標準。”的建議。李從正還談到“無論成本怎麼增加,都不會減少大家駕車。公共停車場若加價,對於一般市民而言,只會令市民更加積怨。”李仲森也表示,單純以增加收費等使用成本,對市民駕車意欲影響不大,更不會令到市民放棄買車。

至於對解決本澳"車位有價、一位難求"問題有何其他建議?陳力旗提到,"短期而言,可放寬車位的特別印花稅的規管期限,以增加車位供應。中期而言,加快推進輕軌的落成,提升整體公共交通服務,令到市民駕車的誘因減少。長遠而言,要有人口迁移社區規劃,減緩現時部份人口擠逼區域的泊車壓力。李從正也指出澳門泊車難問題,無論是在新區還是在舊區,都沒有一個即刻見效的方法,長遠地看,公交才是關鍵。李仲森也提出,在公屋群規劃合理化比例的停車位;逐步淘汰過旧車輛;提高車輛的使用成本;減環保車補貼稅……

澳門被中央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,離不開“宜居宜游宜行”這几個前提要素,如今的澳門真的宜居、宜行、宜遊嗎?這也是很多市民經常反思的社會議題之一。在澳門,過去上樓難已是困擾很多市民的一座大山,如今面對著公交系統未如願得到改善,市民等不到的士,也逼不上巴士,輕軌進展遙遙無期,市民失望之餘,年復一年地持續著搭公車難的苦日子,何來宜居的休閒生活可言!

市民貼錢買車是否可解決這種無期的等待呢?答案是否定的,更不想卻要面對車位加價的殘酷壓力,這一點不誇張,皆因過去幾年新增車輛不斷,以每月一千架計,一年將增加一萬多架,在目前車位增長不均衡,且增長數量杯水車薪的前提下,加上本澳樓市和商舖兩大投資工具已超出絕大多數炒家的能力之外,車位自然成為了唯一容易入手的投資工具,又何能讓車位價格在市場自我調節下健康呢?因此,一直以來,面對社會上的輿情壓力,政府官員總是拋出自由市場的擋箭牌,以期堵住社會怨言,如此計謀也未必永遠是能發揮效用的。的而且確,車位和樓市一樣都是市民的私人財產,政府也確是毫無責任和義務去為市民提供任何資助的。只是造成今時今日的狀況,車位數量,遠遠未能應付社會的需求,政府是在難辭其咎,更不能把泊車的責任推在車主身上。否則,社會何來公平公義,何來勤勞致富的普世價值。

本刊建議,政府在義不容辭地冚下萬九公屋後,若能再下一城,為市民提供一個便於出行的交通系統也是利在千秋的大計,當然眼下最迫在眉睫的,是增加車位滿足市民泊車的需求,以及讓市民容易地泊到車,也只有如此,才能一步一步地為市民打造一個宜居宜行的城市。